通源環境出席長江經濟帶環保產業創新推進會 共話“十五五”發展新路徑
發布時間:
2025-10-25
10月23日,一場聚焦長江生態保護與環保產業創新的盛會在合肥盛大啟幕——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安徽省環保產業協會及長江經濟帶11省市環保產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長江經濟帶環保產業協同創新推進會暨第十四屆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減排與控制會議”,以“新質賦能長江綠攜手共護母親河”為主題,匯聚業界力量共話發展。通源環境董事長楊明受邀出席核心圓桌對話,結合企業實踐分享“十五五”環保產業機遇判斷,就區域協同與商業模式創新提出建設性思路。

長江經濟帶占據全國五分之一國土面積的沃土,以磅礴動能貢獻近半數全國經濟總量,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中樞引擎”,更是區域協調的“關鍵紐帶”。如今邁入“十五五”關鍵期,環保產業作為支撐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正站在機遇與挑戰交織的轉型路口:如何以科技創新破局、用制度創新賦能,推動產業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成為全行業共同探索的核心命題。

此次大會的圓桌對話環節,江蘇環保集團、江西華贛集團、安徽省生態環境產業集團三家省級國企“掌舵人”,與同興科技、通源環境兩家民企上市公司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趨勢研判、布局謀劃、區域協同”三大議題,分享深度思考與真知灼見。
“‘十五五’是環保產業戰略轉型的關鍵期。”楊明在對話中明確指出,當前環保產業重心正從“治理”向“質效”跨越,從單要素治理到全要素、全領域、全地域、全過程的系統治理轉變。這一轉型的背后,既是“雙碳”目標深入推進的時代浪潮,更是環保產業重塑價值定位的歷史契機。就“十五五”環保產業機遇判斷,楊明指出“要牢牢抓住資源化、智能化、低碳零碳負碳化、國際化這四化方向”,強調未來通源環境將持續強化生態治理與資源循環技術積累,推動環保產業從“成本中心”轉向創造經濟與生態雙重價值的“價值中心”,讓環保真正成為發展“新動能”而非“負擔”。
在區域協同層面,長江經濟帶環保產業“一盤棋”布局至關重要。通源環境提出,破解技術及數據“孤島”難題,如何建立公信力的安全數據庫及標準互認下一步需要頂層設計及凝聚各方力量。除區域協同,環保企業之間也需要充分進行產業鏈協同,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內循環,以“分層規劃、分級落實、分工協作”實現精準聚焦發展,促成長江經濟帶環保產業優勢互補、協同共贏。
未來商業模式的“自我革新”同樣關鍵。通源環境的探索頗具啟示:不僅升級傳統服務模式,更在產業融合領域大膽突破,開拓“環保+新能源”“環保+新材料”等多元路徑,在守護生態的同時創造更多增值溢價。
“挑戰與希望并存,機遇與責任同在。”在“十五五”新征程上,通源環境愿與行業各界攜手,在探索中突破、在創新中前行,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貢獻更多力量。